新闻中心
2023年10月19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部队第九二〇医院,一枚希望的种子悄悄种下。来自荻硕贝肯云贵片区的销售主管侯斐光荣地成为中华骨髓库全国第16211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云南省第34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用自己的大爱之举,谱写了一曲捐献救人的生命赞歌。侯斐是一个“95后”,是一个阳光帅气、充满爱心的小伙子。据他本人说,他第一次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是在2022年5月刚刚加入荻硕贝肯时。随着对公司业务的了解,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专业知识的了解也逐渐增加,血液病患者的痛苦让他感到深深的同情。2022年8月13号,他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冲动,他想为这些人做点什么。在他了解骨髓捐赠指南后,立刻决定要加入山西省骨髓库分库,期待能有机会配型成功,并为血液病患者捐献骨髓,带去生命的希望。
什么是造血干细胞捐献?
造血干细胞捐献,也叫骨髓捐献,是将健康供者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分离出来,输注到病人体内,帮助病人重新建立造血和免疫系统的过程。年龄在18-45岁的符合无偿献血条件的健康者均可登记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来源:中华骨髓库官网-捐献指南)志愿者在填写“志愿捐献同意书”及有关登记表格后,需要从肘静脉抽取8~10毫升血液,等待组织配型实验室对血样进行HLA分型等检测,如检测合格,会将相关资料录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以供急需移植治疗的患者查询配对。
入库不到一年的时间,在2023年7月12日中午,侯斐接到了云南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告知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征询他是否愿意捐献。“当时我有点不敢确定,因为造血干细胞非血缘关系配型成功几率非常小,在入库不到短短的一年的时间里,我居然配型成功了,我和工作人员确定了几次是不是配型成功了。当工作人员再三跟我确认了初筛结果,我当时就毫不迟疑地答应了,那一刻很庆幸自己及时入了库,能及时帮助到别人。”
捐献前,侯斐坚持每天补钙,打太极锻炼身体。在接受干细胞动员剂注射的前4天需要每天注射一针,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增殖并释放到外周血中,并在第5、6天时接受干细胞采集。但他的动员效果不太好,为了能够成功捐献,侯斐比别人多加注射了一针动员剂。采集当天也充斥着考验,在调试机器的时候,回路不通畅,导致机器一直报警,不得已换上了口径更大的钢针,才正式地进入了采集。由于过程中身体不便挪动,进食也只能由前来陪同的同事代劳。侯斐不忘打趣道:“感觉就像是自己年龄大了活动不便一样。”采集结束前的半小时是最难熬的时候,在场的负责人及时为他补充流失的钙并加以按摩,随着机器的最后一次声音停止,本次采集一共获得了351ml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当问到侯斐为什么要捐献造血干细胞时,他认真地回答:“如果能用这暂时的不好受换取患者一生的好受,重塑生命,那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我们走完这一生后也能回头看看自己永远留下的功德。”
荻硕贝肯作为一家在血液病与移植免疫特检技术开发与产业化领域深耕多年的公司,同时也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简称:中华骨髓库)合作的HLA配型实验室,始终致力于移植免疫方向的医学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产业化。我们也将继续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不忘初心,推进临床特殊诊断学科发展,贯彻落实公司“爱心、良知、 坚持、 包容、诚信、 创新、 专业、 卓绝”的宗旨,守护人类医疗健康基础与屏障。